江西省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共計6566.5萬元,由中國供銷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控股、江西省供銷合作社社有全資企業參股,是“供銷e家”江西省級運營中心。
公司秉承“立足供銷、服務三農”的基本宗旨,形成了一個積極向上、功底扎實、思維活躍、結構合理的運營團隊。目前,公司搭建了30余人的核心團隊,團隊成員均為22-45歲的中青年骨干。公司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部國家級星創天地、江西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南昌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榮譽,積累了73項無形資產產權。
(一)主營業務
公司以“立足供銷、服務三農”為主責,以“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建設為主業,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暢通城鄉上下行渠道,為“解決農產品流通短板、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作出突出貢獻。
(二)發展情況
“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自2017年探索形成雛形,歷經五年發展,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省供銷社等部門支持下,現已實現江西全省全覆蓋。今年,“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進入提質升級階段,以“三化”建設(即規范化、標準化、品牌化)為抓手,著力提升建設質量和運營效益。
“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是由供銷社牽頭,組建面向買家(第一方)、賣家(第二方)、物流企業(第三方)提供縣域末端配送服務的第四方物流配送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倉、貨、車、線路、網點等資源,開展縣鄉村集中配送業務,打造“一點多能、一網通用、一體融合”的縣域流通服務網絡,解決農產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農民生活、生產資料下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一)創新主要舉措
1.體系建設方面:按照市場經濟導向和聯合合作原則,搭建供銷集配體系框架。一是組建集配主體。依托縣級社有企業,廣泛吸納地方政府投資平臺、物流快遞和商貿流通企業等市場主體參與合資合作,通過增資擴股、合資新設等方式,組建供銷集配企業。二是建設集配中心。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閑置場地或者爭取當地政府土地支持,改造或新建供銷集配中心。集配中心一般規劃占地50-100畝,涵蓋電商運營、快遞快消品分揀配送、農產品分揀配送、貨物倉儲、冷鏈倉儲等功能。三是布設集配網點。通過盤活鄉鎮基層供銷合作社傳統經營服務網點和老舊資產,加強與鄉鎮超市、農村便利店、農村e郵、益農信息社等農村經營服務主體合作,廣泛布設鄉村集配網點,將配送服務延伸到行政村和重點自然村,逐步形成覆蓋鄉村的終端集配網絡。
2.業務運營方面:聚焦農村市場需求,創新運營模式,提升供銷集配服務能力和水平。一是突出業態整合。通過授權、參股運營等形式,將縣域原來分散經營的多家城鄉快遞、大宗快消品、農資、特色農產品等多業態貨量整合進入供銷集配中心,共享倉儲、分揀、配送能力,集中開展面向終端的配送服務(業態整合不是合并重組,不損害原經營主體的既有利益)。二是突出規范運營。在整合做大配送貨物總量后,采取“統一形象、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配送”等“四統一”經營模式,推行規范化運營管理,提高運營服務質量,樹立“江西供銷集配”服務品牌。三是突出科技支撐。自主研發供銷集配信息系統,打通多家系統各自孤立、數據不連、接口不通的瓶頸,變原來的“多把掃碼槍”切換作業為現在的“一把掃碼槍”統一作業,實現智慧化管理。
(二)取得成效
經過多年努力,全省已基本實現供銷集配體系建設縣域全覆蓋,共建有縣級集配中心93個、鄉(鎮)村集配網點8624個,去年完成上下行物流配送6.35億件,實現城鄉流通商品貨值370多億元。在供銷集配體系建設較為成熟的縣(市、區),通過城鄉物流資源和配送渠道共享共用,形成了縣域末端配送環節的規模效應,有效破解了城鄉雙向流通的瓶頸性問題,產生了良好社會經濟效益。
1.實現了城鄉流通降本增效。
依托供銷集配體系的統一倉儲、集中分揀、共同配送,使縣鄉村配送效率提升了70%左右、流通成本降低了20%左右。以蘆溪縣快遞上下行為例,農村快遞送達時效由過去的7天左右縮短為2-3天,農村攬件上行入庫周期由過去的2-3天變為12小時以內,農村快遞物流平均成本減低。
2.便利了農民群眾生產生活。
供銷集配體系的“運力疊加”和“運力共享”,可以實現縣與行政村之間的當天配送,改變了過去2-3天的配送周期,使農村快遞寄取、日用品下行鋪貨以及農產品進城更加高效便捷。同時,伴隨城鄉流通成本的降低,也間接減少了農民生產生活的費用開支,讓農民群眾獲得了更多實惠。
3.保障了農村商品流通安全。
供銷集配體系統一的商品配送服務和農特產品可追溯體系,加強了商品質量管控,有效防止了假冒偽劣商品通過供銷社渠道流入農村和不合格農特產品通過供銷社渠道進入城市。
4.促進了基層供銷組織發展。
供銷集配體系既與供銷傳統經營業態緊密融合、相互促進,又為縣及縣以下基層組織賦予了新的經營業態和服務功能。尤其是通過布設鄉鎮集配網點,讓鄉鎮基層社閑置資產得以有效利用,讓鄉鎮經營服務網點得以引流增效,每月可增加基層社收入萬元以上。
實踐證明,江西“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符合國家“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的政策導向,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是一個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模式從探索成形至今,歷時5年多,經歷了初步探索、試點推廣、全面建設、提質升級四個階段,對企業發展的啟示和借鑒意義如下:
(一)業務定位要牽住“牛鼻子”。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的基礎是流通循環,流通循環的“堵”和“難”點在于農村最后一公里?!盎ヂ摼W+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聚焦農村流通短板,搭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牽住了農村發展的“牛鼻子”。江西省供銷電商公司以“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建設為主業,迎合了政策發展方向,使供銷社成為黨和政府在農村“靠得住、用得上、抓得牢”的抓手。
(二)業務模式要實現“齊發展”?!盎ヂ摼W+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突出特點是它是一個整合者,而不是競爭者。該模式整合了多種業態,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城鄉共同配送服務網絡,實現了各類流通資源的共享互通,推動了傳統商貿物流轉型升級、降低了城鄉物流配送成本、賦予了村鎮網點經營服務新功能、便捷了農民生活服務,實現了多方獲利、共同發展,開辟了農村流通體系的一條新路徑。
(三)業務推進要爭取“強支持”?!盎ヂ摼W+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總社、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支持。全國供銷總社連續兩年在全國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視頻會議上要求推廣“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并引導“新網工程”項目資金予以支持。供銷集配體系建設連續兩年被寫入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列入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省發改委將供銷集配體系列為全省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重大項目,省財政廳整合商貿流通和供銷社發展專項資金予以支持。地方黨委、政府積極推動,贛州、撫州等設區市政府印發文件進行專項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