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供銷集團在城鄉環衛領域的戰略性投資布局,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供銷環境)承擔著集團參與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及《“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責任使命。2021-2022年,供銷環境深入推進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服務產業鏈體系建設,為實現“多網融合”的商業模式創新而持續發力。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指示精神,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供銷環境)于2020年9月17日注冊成立。供銷環境公司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參與“無廢城市”建設、全面踐行“垃圾分類”政策,堅決貫徹總社及集團“供銷品牌創建行動”的戰略部署,積極落實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商”向“環境治理領域服務商”的轉型升級任務,打造具有供銷特色的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服務品牌,構建具有供銷特色的城鄉環境服務模式,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貢獻供銷力量。
(一)主營業務
供銷環境公司主營環衛業務(如圖):
供銷環境城鄉環衛一體化平臺承擔著中國供銷集團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兩網融合”建設的任務,著力打造集垃圾分類、城鄉環衛和垃圾處理為一體的全國性綜合服務平臺。
(二)主要媒體榮譽
(1)入選環衛科技網:2022年上半年項目中標企業排行榜TOP10。
(2)環境司南專題報道供銷環境:環衛“黑馬”驚艷亮相;超17億!供銷環境收獲超級環衛大單:唐山豐潤項目是截止目前2022年度中標金額第四高的單體環衛項目。
(一)創新業務模式
結合目前環衛市場開發拓展的形勢,綜合考慮公司目前發展情況,創新業務模式,積極開展自營經營、合資經營、輸出服務三種模式。
(二)創新多元產品,打造全產業鏈
“多網融合”是供銷環境公司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主要舉措,多網融合是指在“兩網融合”(“城鄉環衛”+“再生資源”)的基礎上,實現城鄉環衛橫向擴展至垃圾分類業務,再生資源回收融合基層供銷社網絡,最終形成“城鄉環衛+再生資源+垃圾分類+供銷基層網絡”的多網融合模式。以三個標桿性案例為例,說明多網融合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城鄉環衛+垃圾分類+再生資源”
作為公司“農村環衛+垃圾分類”的示范標桿,山東商河整縣建制環衛項目通過垃圾處理及其配套服務構建基于農村清掃保潔、生活垃圾運轉、垃圾中轉站運維、垃圾填埋處理、再生資源回收等全流程一體化服務體系,實現“垃圾分類+城鄉環衛+再生資源”三網融合,打造了一套可復制、推廣的“零桶”新模式。商河環衛模式被濟南市評為“農村環衛+垃圾分類”示范性項目,多次召開現場會表彰,并于全市推廣,更是被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央媒集體關注、爭先報道。
(二)“垃圾分類+再生資源”
作為公司踐行“兩網融合”及城市垃圾分類處置方面的重點項目,洛陽洛龍項目以城市環衛服務為基礎,向后延伸至垃圾分類全流程處理。該項目依托智慧化設備,進行垃圾分類宣導、收運和處置,打造城市垃圾分類“洛陽模式”,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城鄉環衛+智慧城管”
作為傳統城鄉環衛向城市管理服務轉型升級的戰略性布局項目,遵義市播州一體化環衛項目基于“互聯網+”理念,開創集城鄉環衛運營、智慧公廁建設及運營、生活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智慧停車管護、重大活動保障等服務為一體的創新型城市智慧管護“播州”服務模式,創新城市綜合管理體制,符合城市精細化管理趨勢。
(一)順應技術變革,推進智能轉型
為順應時代數字化發展趨勢,大力推進傳統環衛產業轉型升級,2022年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是開展供銷環衛的大數據平臺一期建設,提升環衛管理的數字化水平。公司聚焦環衛管理的智能建設,不僅提升管理和勞動效率,也為提高公司在環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二)響應市場需求,延伸產業鏈條
為在環衛行業的市場化進程中取得競爭優勢,供銷環境通過推進兩網融合,探索和構建多網融合模式,積極打造集垃圾分類、城鄉環衛和垃圾處理為一體的城鄉環衛一體化平臺,構建融合源頭分類、資源回收、環衛清運、加工利用、終端處理的環境治理全產業鏈。平臺著眼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局,通過“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助力政府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助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建設“無廢城市”貢獻供銷力量。
(三)發揮系統優勢,加強板塊協作
多網融合的商業創新模式,有利于最大化發揮供銷系統的資源整合優勢,促進中再生公司各板塊業務的協同并進。具體而言,在中國供銷集團及中再生公司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下,供銷環境公司根據政府需求和市場趨勢,整合自身及系統內的基礎資源和優勢資源,加強環境板塊內相關業務的橫向合作,推進中再生公司各業務板塊間的協同互利,促進與供銷社系統聯合開發業務。立足公司實際,打造具有供銷特色的發展道路,積極開拓合力共贏的發展新格局,對于系統內其他企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